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29章 异蛇(1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龙神。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,因两祠相邻,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。

    后来文昌星神的信仰又和梓潼当地的梓潼神张亚子合并,这才形成后来的文昌帝君,一直延续至今。
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在快到七曲山的时候,我默念着梓潼神张亚子的名字,心中没来由的想起在叶教授家遇到的张阿姨,七个游戏测试者中的“圣母”。

    张在中国是个大姓,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十四位,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认识姓张的人。

    在道教传承中,张又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姓氏。天师道的张道陵从四川鹤鸣山起家,最后成为一代天师,更造就了青城山道教文化延续了两千年的繁盛;后续又有张角创立太平道祸乱东汉,北宋张伯端创立内丹派南宗,明初张三丰更是开创了武当一脉。

    这些在道教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张姓道士,都说明了这个姓在道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非巧合,是仅次于“老子”的李姓的重要姓氏。

    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,文昌帝君的原型,同样姓张,似乎也不奇怪了,或许“圣母”张阿姨的姓氏,不过是一个巧合。

    现在的梓潼文昌庙,已经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。我不太明白为何对方会选择这样人流量大的地方交易。

    文昌庙,也就是俗称的大庙就在七曲山景观大道的中段,交通也算便利。和叶凌菲将车停在景点的停车区,买了门票后,我们步行上山前往神秘电话要求的交易地点。

    经过景区的百尺楼、文昌帝君铁铸像和翠云廊,我们一路前行,也没有任何心思游览景点。一直到了大庙东南方的鳌山之巅的天尊殿。传说那句“独占鳌头”成语的由来,就是登临鳌山的古代名士留下的。

    天尊殿主殿中供奉的是道家的三清,居中的就是梓潼神张亚子的师傅元始天尊。不过主殿并非我们的目的地,我们最终来到的是天尊殿左侧配殿,也就是太子殿,正中塑张亚子长子、次子座像,东为伯夷、叔齐二贤人,西为牛王、谷父、蚕女。

    蚕女就是古蜀蚕丛王时期的蚕陵之女,同时也是黄帝元妃,在数千年前是古蜀国和中原联姻的纽带。蚕女也被称为嫘祖,最早教中原的先民种桑养蚕,人们以嫘祖为蚕母,祈求保佑蚕业发展。

    如果说整个大庙以及天尊殿中所有供奉的神仙都属于道教神话谱系,那么眼前看似和古装的中原年轻女子没有区别的蚕女,却绝对是其中一个另类。

    蚕女出自古蜀国,这不管是在民间传说还是史学界都没有什么争议,而在古蜀五神之中,蚕女也是一位极为重要的神灵。

    和虚无缥缈的其他四个古蜀神灵不同的是,蚕女很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,是华夏地区蚕桑崇拜的产物,尽管在整个中原地区并非什么重要的神灵,可是在古蜀时期的地位,却绝对不低。

    对方在电话中要求我们见面的地点,也正是在太子殿的蚕女神像下。

    我们按照电话中那人的吩咐,在殿外的一个角落,留下了一个隐秘的符号,符号的造型正是巴蜀图语中代表蚕的形状。

    其实我估计从我们进入七曲山开始,我们两个就早已经被监控了,因为我敏锐的五感其实一直断断续续的在提醒我,不管我们走到哪里,都有着被人注视之感。

    在蚕女神像下等待了几分钟,一个戴着鸭舌帽和墨镜的年轻外国人走了过来,正当我们有些奇怪时,他将自己的手机在我们眼前晃了一下。尽管时间很短,我还是看出手机上显现的是一张照片,照片里面正是鼻青脸肿的秦峰。

    年轻外国人什么话也没有说,只是朝外走去。我和叶凌菲连忙不动声色的跟上。

    很快,外国人走到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,然后越过景区拦截游人的绿化带,进入附近的山林。我和叶凌菲四下看看没有其他人,也硬着头皮这样做了。

    跟着外国人在山林中穿行了几分钟,我们在一块凹地下看到了一个简易的帐篷。

    那里还有三个身材壮硕的外国人在等待,其中一个是黑人。而在半开的帐篷里面,我看到了被捆住并用布条塞住嘴巴的秦峰。

    不过这个时候的他,脸上的青肿已经消退了不少,人醒着,只是神色有些萎靡,看来这两天肯定吃了不少苦头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